Hola todos~當Windie開始練習英文口說的時候,超~常冒出這些小劇場:「我英文程度不夠好,講出來會不會很丟臉?」「如果講錯文法、發音怪怪的,對方會不會完全聽不懂我在說什麼?」老實說,這些OS真的超級正常!尤其像Winide一樣從小在非全英文環境長大,學英文都是考試導向,根本沒什麼開口講的機會,有機會也是不敢開口講(之前被高中同學嘲笑口音)。所以就算腦袋裡有單字、有文法,一到要說的時候就開始緊張、卡詞、怕丟臉,超怕講錯變笑話。後來Windie才發現,其實要提升英文口說,不一定要去補習班花大錢,只要用對方法、在生活中創造說英文的機會,誰都可以慢慢變得更自然、更有自信地開口說英文!這篇文章會跟你分享Windie親身實測的口說練習法,保證實用又接地氣~如果你也正在尋找不尷尬又有效的英文口說練習方式,這篇真的不能錯過!
不是語言問題,是心理卡關
你可能已經學了多年英文,考過多益、背了上千個單字,但真正要用嘴巴說出來時,腦袋卻一片空白。這其實不代表「英文不好」,而是對「開口」這件事感到不安。心理學家指出,人在面對表達時的焦慮(performance anxiety)會讓原本會的知識瞬間消失,這不是能力問題,而是心理機制。
尤其在亞洲文化中,我們從小被教育「不要犯錯」,久而久之把錯誤當成一種羞恥。但語言本來就是不斷試錯的過程,母語者在學語言的時候也一樣會講錯,只是他們比較不怕出糗。
對自己要求太高,反而說不出來
另一個常見問題是「完美主義」。有些人總想一句英文要文法正確、用字漂亮,最好一次就講到對方心坎裡。結果每次張嘴前都先在腦中翻譯五秒,想半天最後還是沒說出口。事實上,英文口說最重要的並不是「說得多漂亮」,而是「說得夠清楚、夠自然」。
試著放下「我要說得像母語者」的包袱,先做到「表達清楚意思」,再慢慢優化語言表現。這樣的學習歷程才會走得長久,也比較不會因為一點點錯誤就氣餒呦~
練習方式錯誤,讓你越練越卡
你有可能曾經試過站在鏡子前面唸課文、背會整段自我介紹,卻發現一換到不同話題又講不出來?那是因為你練的其實是「記憶力」而不是「口說力」。
有效的英文口說練習,是從「意思」出發,而不是「文字」出發。也就是說,不要只是練「怎麼唸出那一句」,而是練「我想說什麼,我要怎麼用英文講出來」。這才是溝通真正的本質。